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廊坊中心城区避难场所面积58.52万平方米可安置14.19万人_世界微资讯

2023-05-09 22:26:34 来源:廊坊日报全媒体 分享到 :

廊坊中心城区避难场所面积58.52万平方米可安置14.19万人

5月9日,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就“5·12防灾减灾日”活动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,会上对我市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及“5·12防灾减灾日”系列宣传活动安排情况进行通报。2022年我市中心城区及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共计50处,避难场所面积58.52万平方米,可安置人数14.19万人。除市辖区外县(市)共有已挂牌应急避难场所19处,有效避难面积186.9万平方米,可容纳避难人数65.1万人。

积极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。2022年,我市建立了廊坊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,与11个县(市、区)的应急管理平台全部连通,实现了重大危险源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现场图像的实时动态监测;完成了与水利局监控平台、气象局监测平台、地震监测平台、三河市森林防火平台、环境生态局监测平台的对接,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接收。


(资料图片)

积极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。2022年,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完成了应急系统清查任务、应急系统调查任务、历史灾害调查任务、家庭减灾能力调查任务、森林和草原火灾普查任务、地震灾害普查任务、房屋建筑和市政普查任务、重点隐患调查、气象灾害调查任务,以及多种自然灾害单灾种的灾害评估与区划等工作。通过普查,摸清了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和防灾减灾能力,对客观认识全市灾害综合风险水平、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、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支撑。

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。2022年,我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通过多种方式举措得到了大幅提升。市减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宣传活动。制作了自然灾害音频,通过廊坊广播电台FM95.1频道滚动循环播放,向听众传播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措施;制作防灾减灾救灾宣传短视频、印制400张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海报、制作宣传标语条幅2000余条,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。

强化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。2022年8月,市减灾办印了《廊坊市自然灾害信息员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完善了自然灾害信息员设定、职责、培训、宣传等任务。

加强物资储备保障。市应急管理局编制了市级救灾储备物资3年购置计划(2020–2022年),2020年市发改部门已购置1144万元、2021年已购置1130.86万元救灾物资,2022年购置1000余万元,所购物资包括帐篷、折叠床、床垫、棉被、棉大衣等14个品种。2022年购置后,达到市本级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》Ш级应急响应所需应急救灾物资。

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我市将突出“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”主题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在全市开展“防灾减灾宣传周”活动。“线上”通过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,制作专题报道、专题音频视频等方式,进行线上宣传;“线下”联合市减灾委成员单位组织结合全市防灾减灾“五进”活动,通过制作条幅、展板、宣传用品等方式,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活动。

记者:鲍冀馨

编辑:王丹 王奕

审核:王泽明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