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甘肃经济日报灵台讯(新甘肃·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王丽霞贾芳)当前,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,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,也是条锈病、赤霉病、蚜虫等集中暴发危害的高发期,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,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。为确保夏粮增产增收,守好群众“粮袋子”,灵台县各乡镇积极争取县农技中心支持,抢抓晴好天气,开展千亩高质高效绿色小麦“一喷三防”工作,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,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,解放劳动力,提高生产力。
在灵台县蒲窝镇青山村,3台无人机正在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,雾状的农药随着气流散落在麦田中,配药的工作人员则在距离麦田50米外进行配药,不一会儿,来回飞了几圈,一大片麦田就喷洒完了。
相比传统的人工打药模式,无人机喷洒农药具有速度快、效率高、可规模化作业等特点,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,还提高了农药利用率。同时,针对密集易损坏和无法人工喷洒的特殊地段,无人机也能够轻松进行施药,有助于农户做好田间管理,保障农作物丰产丰收。
“有了无人机帮助喷洒农药真的是太方便了,村里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是山地,小麦病虫害防治成了一大难题。现在有了县植保中心派遣的无人机进行支援,村里的一千多亩小麦已经全部喷药完毕。”青山村党支部书记魏鹏伟介绍说。
在灵台县邵寨镇手工面专用冬小麦种植基地,伴随着一阵马达轰鸣声,装载着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遥控下,在麦田低空飞行,实施小麦“一喷三防”作业。在麦田现场的该县农技中心负责人表示,现在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,是小麦增收、增产的关键,也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,通过实施“一喷三防”,既对病虫害进行了防治,也对小麦进行调节生长,以实现和保障小麦的增产增收。